會計學院創建于2000年,經過20多年的建設,已成為吉林省財經類高校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院?,F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三個國家統招本科專業和一個吉林省統招“專升本”會計學專業?,F有在校學生2459人。
學院擁有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會計學專業)、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會計學專業、財務管理學專業)、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首批高校轉型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金課等優質教學資源。2017年分別與吉林財經大學、長春理工大學聯合培養招收碩士研究生。
會計學院依托學校省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資源,建有多個大型的現代化專業實訓(實驗)室,2019年成功立項省級“云財務一體化綜合實訓”虛擬仿真實訓教學項目。學院的校內“會計工廠”已經成為學生校內實習的主陣地。
會計學院堅持落實立德樹人任務,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建“三真、三實、五合作”的“1+X”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獨具特色的“1321”實踐教學體系,以1批實驗班、3個特色學院、2個課改基地和1批事務所實習基地群為主要框架內容,分層、分類培養應用復合型財會人才。
“十三五”期間,會計學院先后與吉林省金恒企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春雪會計服務有限公司、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三家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在省內首創校企合作共建“金恒學院”、“春雪學院”、“金蝶學院”三個特色產業學院,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批高端內控、智能會計、ERP信息化管理等優秀人才。
學院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發展服務,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創辦百年大學”的核心理念,依托學校資源、打造特色專業,在實現學?!耙?、三、五、十、百”發展戰略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金融學院始建于2000年,設置金融學、保險學、投資學、稅收學和金融工程五個國家統招本科專業。金融學學科2014年獲批吉林省“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金融學院實驗實訓中心同年獲批吉林省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7年先后與吉林財經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工業大學簽署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協議,2019年金融學專業獲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專業(A類),2020年被評為吉林省一流本科專業,《金融學》課程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形成了以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和國家“雙萬計劃”吉林省一流本科專業為引領,以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為基礎,以全國樣板支部教師團隊為核心,以特色學院、定制班和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平臺,以吉林省本科高校應用型專業校企合作綜合改革項目、吉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學院為支撐的優勢學科、一流專業、一流課程、教學團隊、育人平臺 “五位一體”的全方位教育教學體系。學院始終踐行“一切為了學生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依托政校行企所協同育人機制,整合校內、企業、社會三方資源,打造了內外互動的立體化協同育人團隊,其中高級職稱教師占比55.3%,博士(含在讀)占比48%,雙師型教師占比55%。
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將思政教育全程融入教育教學各環節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各階段,全面落實“三全育人”。 2019年,學院被評為吉林省高?!叭恕本C合改革試點學院,教師黨支部先后被評為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和全國第二批高?!半p帶頭人”書記工作室。近年來,學院教師榮獲2017年吉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人文社科組冠軍,第四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教育部第十屆應用型課程建設大課堂第二課堂說課競賽二等獎,吉林省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吉林省教育科學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吉林省高教學會科研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1名教師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師,1名教師獲吉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兩名教師先后被評為2019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長春好人”,1名教師獲長春市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
為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行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學院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搭建了“一個理念、三大機制、六個共同”模式的“政行企校所”多元主體協同育人平臺,構建了三平臺、五階段式的“產學研創用”一體化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學院現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7家,與中國銀行、吉林銀行、凈月稅務局、南關稅務局、招商證券、東北證券、中國人壽、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國融興華稅務師事務所、長春農商銀行等企事業單位有效合作進行專業共建,并成立了“國融興華特色學院”、“農銀學院”2個特色學院,以及“中國人壽定制班”和“招商證券定制班”2個定制班。建成了專業全覆蓋、形式為“2+2+27”即2個特色學院,2個定制班,總數為27的校、政、銀、企校外實習基地新格局,旨在與企業行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與實訓教材,共同組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極大地促進了契合經濟發展需要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學院實施“教學-科研-創新-實踐”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了大學生的實踐技能、科研能力和創新創業水平。近年來,學生在國家、省級各類競賽共獲獎81人次,包括“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二等獎;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吉林省金獎;第七屆、第九屆“三創賽”全國一等獎;第三屆吉林省高校大學生主講思政課大賽二等獎。學生近三年主持省級課題2項,參與完成科研項目30余項,撰寫論文68篇,其中22篇論文獲吉林省政治經濟學學會“五四經濟論文杯”一等獎。
管理學院成立于2000年9月,現設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五個系,現有在校生2200余人。學院工商管理學科是校重點學科,2017年獲得吉林省碩士學位立項建設,市場營銷、物流管理專業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市場營銷專業為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0人,行業教師12人(均為規模以上企業高管);專任教師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博士8人,吉林大學、韓國嘉泉大學等在讀博士17人,碩士生導師6人,物流管理教學團隊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多人擁有行業背景,80%的教師精通實務為雙師型教師(其中國家職業資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勞動關系協調員、快遞員/快件處理員”技能等級評價高級考評員、考評員20人)。
學院擁有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省“金課”1門,擁有吉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中心、省應用型新文科教育研究基地等高層次科研教學平臺。近五年承擔省級以上教科研項目5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產學合作項目8項,部分教學科研成果分獲吉林省教學成果二、三等獎和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學院構建了“學工+學科、專業、實踐”三橫四縱的學生管理培養模式,學生專業社團、創新創業、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多彩,先后獲得吉林省“十佳大學生”,吉林省“雙創之星”,長春市“十佳大學生”、“十佳班級”、“文明班級”、“優秀大學生”、“優秀團支部”,全國民辦高校優秀輔導員,吉林省高校優秀輔導員,無為而治+”的班級管理體系榮獲2019年全國民辦高校班級管理創新優秀獎等榮譽稱號,2020年管理學院黨總支獲評吉林省黨建雙創工作“標桿院系”。
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學院確立了“培養理論基礎扎實、行業技術技能熟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明確了“扎實基礎、注重實踐、強化應用、追求創新”的辦學理念,形成了“管仁立信、理學篤行”的院風。
經濟學院成立于2013年9月,在“以生為本、德育優先、規范管理、以質取勝”的辦學理念和“博學經邦、厚德濟世”的院訓下,堅持內涵發展,以教學為中心、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質量提升為核心,在不斷發展和創新中,形成了自身的辦學特色。
經濟學院下設經濟學專業、經濟統計學專業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擁有清大數字產業學院1個,為中國商業統計學會會員單位。其中經濟學專業、經濟統計學專業是吉林省一流專業,目前,學院擁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金課1門、省級金課2門、省級精品課2門、省級優秀課2門、校級金課3門、校級精品在線課程3們,校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
經濟學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余人,教師27人,擁有吉林省教學名師1人,校教學名師2人,吉林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1人,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特等獎3人、一等獎2人、二等獎1人、三等獎1人,多位老師連續獲得我校課堂教學質量獎。
我院學生在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中,獲得國家級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三等獎4次、省級一等獎3次、二等獎5次;在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二等獎1次;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吉林賽區二等獎,吉林省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成功參賽獎1項;在五四論文杯比賽中,51名學生獲得一等獎、68名學生獲得二等獎,其中46篇論文發表在省級期刊。在不斷的改革和實踐中,學院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初次就業率保持在85%左右,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我院部分學生積極報考碩士研究生,被吉林財經大學、對外經貿大學、江西財經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高校錄取。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建立于2000年5月,是我校第一批成立的二級學院之一?,F有在校生1075人。截止2019年12月,學院為社會輸送近2000名畢業生,尤其是為吉林省培養了一批對外經貿專業與管理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院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跨境電子商務三個專業。擁有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基本合理,學術與雙師型兼備、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其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省級教學名師等高層次人才稱號獲得者,也有工程師、經濟師、會計師等雙師型教師。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19年被評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位列艾瑞深校友會民辦高校經貿專業排行榜6星級專業;國際商務專業位列艾瑞深校友會民辦高校經貿專業排行榜5星級專業。
學院秉承“厚積商貿、薄發世經”,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服務”的理念,圍繞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培養的主線,構建了以“學、做、賽、創”為載體的“三真、三實、五合作”政校企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機制。通過產教融合方式與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中外運、招商證券等20余家政府機關、銀行證券、企業單位建立了實習實踐基地,參與了阿里巴巴“百城千校 百萬英才”項目,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為學生就業創業、專業學科競賽提供了實戰平臺,同時也為教師掛職鍛煉,與政府、企業共同開展科研以及教育教學方式改革開拓了新的路徑。通過政校企合作育人,學院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不斷提升,近年來,參加國家級、省級專業相關比賽,取得了多項國家級獎項,涌現出專業領域創業的優秀學生,受到社會的好評!
目前,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是中國國際貿易協會會員單位、中國國際服務貿易協會會員單位、吉林省數字貿易協會會員單位、全國跨境電子商務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單位、全國跨境電商專業建設工作組副組長單位、全國跨境電商教育聯盟常務理事單位、大灣區產教聯盟發起單位之一。學院設有“數字貿易創新發展研究中心”。
信息工程學院成立于2000年。學院下設4個系、1個公共基礎課教研室、1個智能物聯研究中心和2個特色學院(即華為ICT學院和人工智能學院)。擁有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4個國家統招本科專業。
信息工程學院始終堅持以內涵發展為主線,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推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不斷深化教學體制改革,教科研成果豐碩。學院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建立了一批校外專業實訓基地;強化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對接、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對接,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經過二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凝練出“面向職業崗位需求、突出應用能力培養、促進學生就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思路,形成了“抓基礎、重實踐、強專業、育人才”的人才培養理念。
信息工程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有專長、業有專精、教有特色的雙師型教師隊伍?,F有專職教師3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高級實驗師1人、講師9人;骨干教師中有二級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5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3人、博士6人、在讀博士3人;長春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長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長春市勞動模范1人、校教學名師2人、?!白蠲澜處煛?人、校星級青年教學名師2人。
近年來,學院教師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主持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8項、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發表科研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檢索33篇、EI檢索42篇;公開出版學術專著8部,教材10余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
信息工程學院多年來一直保持畢業生的高就業率和高就業質量。2019年學院畢業生就業率為94.28%。產教融合帶動了學生高質量就業,學院先后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達內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甲骨文華育興業、國軟力達科技有限公司、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就協同育人、創新創業以及服務社會等方面達成了共建合作并陸續實施建設,滿足學生專業實習需求,建立了一大批穩定的就業單位。
外國語學院始建于2004年。學院設有兩個本科專業,英語專業(商務英語方向)和日語專業(商務日語方向)。學院以培養國際化復合型外語人才為目標,形成了自己的“外語+跨文化溝通+商務”辦學特色。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外國語學院已打造了一支師資隊伍優良,教學水平優異的教師教學團隊。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講師8,助教4人,外籍教師2人,行政人員4人。目前,95%以上教師具有碩士、博士學位,其中博士1人,在讀博士3人。學院教師中共有15人次先后到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進行訪學與學術交流。
外國語學院一直秉承“篤學致遠,語通世界”的院訓精神,不斷強化國際化辦學特色,積極推進與海外高校聯合培養計劃。目前,學院與日本札幌國際大學、北海道文教大學進行“2+2”和“4+2”聯合培養模式。每年都有學生赴日實習、留學、攻讀日語專業本科和碩士學位。近些年,英語專業學生赴美實習,到國外讀研究生人數在逐年增多。每年學生考取國內外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人數達10%以上。
學院根據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變化,以服務地方經濟與文化建設為己任,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突出“語言+跨文化溝通+商務實踐”的特色辦學理念,設置滿足學生需求的動態課程分流培養體系,將課內精講多練與課外實習、實訓相結合,使畢業生具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較強的商務實踐運用能力,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專業基礎理論扎實,知識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的優秀畢業生,符合了社會對外語技能和商務知識雙重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市場上占據了很大優勢。
法學專業設立于2004年,是我校最早設立的專業之一。2014年長春財經學院成功轉設后,在法學系基礎上成立法學院。2016年開設法務會計和法律事務兩個專業方向。辦學16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具有扎實的辦學基礎。
法學院現有在校生347人,專兼職教師20人,生師比約17:1。副高以上職稱教師占比50%;碩士以上學歷教師占比80%,其中博士教師占比6%。形成了一支數量較充足、年齡、職稱和學歷結構較合理、充滿活力,具有良好發展態勢的師資隊伍。
實施“一二三四”工程,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一”即以法律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二”即構建構建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三”即實現通識課與專業課統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統籌,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統籌?!八摹睘樽ズ盟膫€質量,確保專業建設質量、課程建設質量、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在實踐教學方面,建立了較完善的實踐育人體系。確立了培養學生“認識能力、專業能力、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六維能力框架。建立政校園企合作育人模式,與司法局、法院、律師事務所、大學生創業園共建11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聯合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
十三五期間,法學專業科研成果較為豐碩。教師主持、參與完成教科研項目20余項,其中教育部產學項合作育人項目2項,省教育廳項目3項,公開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南大核心4篇,北大核心3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2部;獲得省級優秀成果獎5項。
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0%,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法考通過率在10%以上,考研率保持在5%。優秀畢業生不斷涌現,2009級學生張辰在吉林大學博士畢業后現在深圳大學攻讀博士后,2013級學生李婧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
法學院堅持內涵發展,以教學為中心、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己任,在不斷改革和創新中將再創輝煌。
國際交流學院是長春財經學院內設學院之一,秉承長春財經學院"一切為了學生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為目標,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借助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為本校師生創建直通國際教育先進領域的通道。
長春財經學院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入了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分支機構-世界大學校長聯合會(IAUP),與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學、英國考文垂大學、匈牙利布達佩斯應用科學大學、泰國博仁大學、韓國建國大學等歐、美、亞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
2014年起長春財經學院與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以及該校在歐盟的合作學校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學以校際交流合作方式,三校合辦本碩連讀留學國際班,本碩連讀總學制六年,第一年在長春財經學院就讀,中間三年在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學就讀(英語授課),最后二年在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就讀,學生完成規定學業可獲中、美、捷三校的本科學士學位證書以及歐盟頒發的就業資格證書、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
國際交流學院任課教師全部研究生學歷,以具有國外留學經歷為主體,全部中英雙語授課,能用英語講授多門經濟學類和管理學類專業課,集理論課教師、應用型教師和班主任于一體,授課內容深入淺出,授課方式活潑實用。
國際交流學院學生培養目標是,知識水平銜接國際前沿領域,能力素質全面發展,適應國際化、應用型、創新型的現代職場要求。
馬克思主義學院前身為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2017年9月正式更名為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承擔全校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
馬克思主義學院由黨委直接領導,設院長1人,副院長1人,支部書記1人。下設五個教研室,兩個研究中心。各教研室設有1名主任?,F有教師3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高級職稱占37.9%。
現有省級精品課一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省級優秀課一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原理》;校級優秀課兩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校級優秀教學團隊一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校級金課一門:《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長春財經學院創新創業學院依托全校師資和學科力量整合外部資源,統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學院定位是一所高起點、高水平、精品化、重實踐的學院,致力于是建設成為財經特色鮮明、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和研究高地。
學院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創新創業政策及文件精神,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全面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六個三工程,以政策扶持、人才支持、經費到位為保障,全力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需求融合、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與人才培養方案融合,努力構建雙創教育平臺、雙創實訓平臺、雙創孵化平臺,實施打造雙創教師隊伍、雙創企業導師隊伍、創客隊伍,鼓勵校企共創、跨專業共創、師生共創,從而實現大學生雙創能力提升、創業帶動就業、更高質量就業創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取得成績:
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金獎1項、銅獎4項;
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銅獎1項、省級金獎2項、銀獎1項、銅獎4項;
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金獎1項、銀獎3項、銅獎2項;
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大賽獲國家級一等獎2項、省級特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4項、省級三等獎5項,學校獲得國家級優異組織獎;
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大賽獲省級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
第四屆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學院“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社會實踐課程,被吉林省教育廳列為2019吉林省高校首批“金課”建設項目;
“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被吉林省教育廳評為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被吉林省人社廳評為省級“創業創新實訓基地”、“創業培訓定點機構”。
學院“精密數控工藝裝備研發吉林省校企聯合技術創新實驗室”被吉林省教育廳、工信廳聯合認定為2019“雙對接,雙助力”立項建設單位。
軍事體育教研部成立于2017年1月,前身是基礎部體育教研室,負責全校體育課教學,軍事理論課教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及參加省、市組織的各級比賽等工作。教研部現有專任教師17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0名、講師4名,見習教師2人,碩士研究生5名、在讀碩士1名。
軍事體育教研部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堅持 “改革、創新、整改、提高”的八字方針,實行俱樂部模式的體育課教學,共開設了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田徑、太極拳、定向越野、健美操、輪滑、啦啦操、健身走共13項體育俱樂部,學生根據自身素質、興趣愛好、專項發展,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俱樂部完成體育課學習。
近年來,在完成體育課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在各級刊物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國家核心期刊11篇,EI期刊1篇,出版教材4部、專著2部,已結項省級教科研課題11項、在研2項。在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成果獎評選中獲論文類二等獎1項、三等獎15項,專著類三等獎1項、研究報告類三等獎2項。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一定成績并提升了體育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為體育課教學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學?,F有田徑、定向越野、滑雪、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運動隊,參加各級體育比賽取得優異成績。在全國大學生越野滑雪比賽中連續四年獲男、女團體第二名,2015年獲得越野滑雪女子個人賽第一名;田徑隊在吉林省大學生田徑運會中獲得1金2銀3銅;2019年吉林省大學生田徑錦標賽中獲得2金3銅,破賽會兩項紀錄,創男子10000米賽會記錄;校羽毛球隊獲省運會女子團體第三名,乒乓球隊獲省運會女子團體第四名;健美操隊獲吉林省健美操錦標賽團體第一名,男子個人競技第一名,女子個人競技第二名。定向越野隊在吉林省定向越野比賽中獲多項優異成績,充分展現了我校學生的體育競技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風貌。
長春財經學院數學教研部(室)成立于2000年8月,主要負責學校的經濟數學課教學工作。2013年數學、中文、體育教研室合并為基礎部。2016年成立數學教研部。
數學教研部共有教師20人,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講師9人,博士3人、碩士13人;自有教師10人。隊伍中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總后優秀教師1人;省級學會常務理事2人、理事2人;省級數學建模專家2人;考研輔導教師6名,數學建模輔導教師4名;經濟數學課程2010年被評為省級優秀課,2016年經濟數學教學團隊評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
數學教研部一直堅持以較高的教學質量完成學校數學課程的教學工作,受到師生的普遍好評。數學教研部負責全校經濟數學教學及考研數學輔導、數學建模實驗選修等10門課程,共6個學期的教學;實行4個學期經濟數學教學,2個學期考研數學課程,1個學期數學建模實驗選修課,堅持數學課三年不斷線。從2013年開始一直實行分級教學,使不同基礎、不同需求的學生都能有較大的收獲。
數學教研室近三年獲5項省級教學科研立項、7項校級教學項目立項;教師在省、國家微課大賽獲省級以上獎勵 6項,校級獎勵10項;發表教科研論文20篇;在國家權威出版社出版經濟數學系列教材4部。特別在2014年起成功組織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了吉林省一、二、三等獎,實現了新的飛躍。
外語教研部于2000年成立?,F設有外語部主任1人,教研室主任2人,教學秘書1人。外語教研部共設置兩個教研室,第一教研室主任王巍,第二教研室主任崔玉琢,分別承擔兩個年級的大學英語課教學任務。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為了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提供展示英語水平的舞臺,外語教研部定期組織各類英語競賽,同時我部聯合E-zone英語交際社團經常舉辦文化藝術節、英語角、個人英語演講會以及四、六級備考講座等活動。
經過多年建設,外語教研部已經形成一支充滿活力、結構比較合理的年輕教師隊伍。目前有一名吉林省教學名師,一名教師兼任吉林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理事,一名教師榮獲長春市政府特殊津貼,多名青年教師在歷屆省級、校級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中獲獎。多名教師獲得校級“優秀教師”、“教學質量獎”、“師德標兵”、“三育人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多名教師指導學生參加省級競賽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教師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教改科研工作也取得很大成績,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一次,發表ISSHP檢索收錄論文一篇,發表多篇國家級核心論文,獲批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兩項,完成省級教研課題多項,編寫教材十余部。